廉江汶塘黎氏-黎氏族谱

【腻害了】这部粤剧连续两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展演
2017-08-02  栏目:黎氏动态

廉江反腐粤剧《户部黎公》粤韵飞扬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7月22—23日连续两晚粤韵飞扬,廉江市新编大型反腐粤剧《户部黎公》在这里参加由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展演,向全国人民展示湛江基层剧团的风采。这是粤西的粤剧团首次登上国家级的大舞台。文化部吕育忠,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韩安贵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晚上7时30分,梅兰芳大剧院里座无虚席。随着广东粤曲的经典板腔、丝竹锣鼓锵然响起,《户部黎公》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雍正年间,清朝廉江唯一进士黎正奉旨巡查山东,不畏权贵,克服重重困难,严肃查处皇亲国戚腐败案件,最后巧借圣旨杖死国舅。演出中,黎正与国舅多泰之间的冲突,黎公的危机一重又一重,剧情悬念一个接一个,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观众的心情随着剧中人物的悲喜而起伏跌宕,为主角的命运牵肠挂肚,为正义最终胜利而鼓掌叫好。演员的表演以及演出的配乐、灯光等紧贴剧情,时而低回婉转令人泣下,时而铿锵有力荡气回肠,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演出结束时,观众集体起立鼓掌和挥手,连声叫好。“很好听,虽然我不能完全听懂,但有字幕,故事题材写得非常好,很接地气,看起来很有兴趣,很深刻!剧情和演员的表演水平都很好。”看完演出,北京年轻人王女士表现得非常兴奋。

在北京工作的廉江籍林先生夫妇很早就来到剧场。“好听!好看!在北京能看到家乡这样精彩的粤剧演出,非常开心,也非常自豪!”演出结束后,林先生夫妇忙着找来自家乡的演员合影留念。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赵保乐看完演出后向演出剧团负责人连连道贺演出成功。他说:“这是一出反腐倡廉的好戏,演出非常精彩,希望广东的粤曲多多来北京演出,有机会也上央视的戏曲频道,为全国人民带来精彩的演唱。”

廉江市一直把《户部黎公》创作作为该市创文的重要抓手。面对来自演出现场的肯定和赞扬,该剧总策划、廉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育春表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通过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市民情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推动文明城市的发展。”

文化部吕育忠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剧题材非常好,接地气。情节很新颖,很吸引人。演员表演很出彩,声情并茂,创新同时也对传统的粤剧保留得很好,唱腔和音乐都带有本体的传承。整体感觉很好,达到省市院团的水准。主题弘扬正气,与当今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相契合,传递廉洁的正能量。”


演出结束后,还召开了戏剧专家评议会,专家们与《户部黎公》的创作团队进行了交流,对该剧的演出成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称赞该剧“非常有水准,体现了基层戏曲院团扎根基层、关注现实的创作特点”。评议会对进一步提升剧目质量,引导创作方向提出了意见。

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于7月2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入选剧目共32台,包括28台大戏和4台小戏。《户部黎公》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剧目。



 

《户部黎公》是廉江市新自力粤剧有限公司、廉江市剑清粤剧团共同精心打造的一台大戏,由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编剧及执导。2016年,该剧参加第七届羊城国际粵剧节展演获优秀剧目奖,获2016年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参加湛江戏剧嘉年华展演深受好评。该剧的年轻演员在粤剧名家的示范带动下,演技日益精湛,并成功将《户部黎公》打造成精品版和普通版,精品版用于各类文艺汇演,普通版主要面向广大农村市场,送戏下乡。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杨东海)

国内戏剧专家高度评价《户部黎公》——

水准高,接地气!

7月22-23日连续两晚,廉江市新编大型反腐粤剧《户部黎公》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参加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展演,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湛江基层剧团的风采。演出结束后,谢振强等6位专家与《户部黎公》的创作团队进行了交流,对该剧给予充分的肯定,一致称赞该剧“非常有水准,接地气!”

他们还指出,《户部黎公》“体现了基层戏曲院团扎根基层、关注现实的创作特点”。评议会对进一步提升剧目质量,引导创作方向提出了意见。


彭 维   

该剧最大特色:节奏张弛有度,很流畅,观众看得很过瘾。人物丰满,很有人情味,说人话。道具和舞美都很好。表演在艺术上很好。


谢振强

很出彩,阵容很强,整体呈现非常有水准和品质。唱腔很多,演员各种情绪的表现很准确到位,非常难得。

不足之处:希望音乐语言语汇语境上更加协调吻合。


吴新苗 

这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反腐剧,很有现实意义,整部戏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民间本色。无论是演员造型还是表演都能表现粤剧中古朴的韵味。例如书童的表演以及黎公腰间的葫芦等等。主演的唱功也很好。

不足之处:细节之处仍有改进空间,舞美设计可加强推敲,使其更加严谨完美。例如黎公家中的背景牌匾“克己奉公”,这个设计值得商榷,黎公夫妇的唱词是表现两人的感情,舞美设计家中应该是温馨些,更符合剧情,也更合情合理。还有黎公接到的圣旨不可随意放在台阶上等等。



 

万 素

广东粤剧非常好听,很亲切。这些基层剧团的年轻演员都表现不错,艺术上,人物情感表达很到位,技巧的运用等都很有水平。整部剧选题好,剧情好,“一波三折”,编剧很智慧。整部戏很有正能量。


 



 

孙红侠 

这是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唯一防腐倡廉的剧作,源自对广东廉江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反腐倡廉的主题很切合当下的高度,很有意义,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

这部剧在北京的研究领域是未演先热。该剧在模式上开启了全国首例的“一剧两制”,即是“国营剧团+民营剧团”排演模式、“精品版+普通版”运作模式,很有推广意义。剧本演出是新编历史剧,但也是传统舞台上“清官戏”的一种延续。整部戏让人看到一位书生托举的朗朗清天。这个清官打动了观众,我们很喜欢。

不足之处:演员的表演空间上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提升。例如反角国舅角色表演不可太简单的愚蠢平面化。一些小细节也需更加严谨。


赵承燕

这部戏水平堪比省市院团,水准很高。让观众一直看得很有兴趣。演员唱腔很舒服,很美,把粤剧的艺术魅力都展现出来了。

该剧表现了古往今来老百姓共同的追求——反腐倡廉,题材很接地气,落实当下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整部戏很完整,演员、编剧、导演、舞美都很棒!

粤剧小简介

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美国、加拿大、英国、东南亚等广府华侨聚集地。如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来源:湛江晚报

文/特派记者杨东海

图/特派记者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