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汶塘黎氏-黎氏族谱

廉江粤剧《户部黎公》晋京会演成功的体会
2017-09-08  栏目:黎氏动态

天时、地利、人和

--廉江粤剧《户部黎公》晋京会演成功的体会

廉江市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

 

2017年7月22、23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续两晚粤韵飞扬,廉江市新编大型古装反腐粤剧《户部黎公》在这里参加由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湛江基层剧团的风采。这是粤西的粤剧团首次登上国家级的大舞台。《户部黎公》也成为这次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剧目。

《户部黎公》是廉江市委宣传部、廉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廉江市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挖掘廉江本土历史文化题材,打造的一部粤剧精品。

《户部黎公》剧情梗概:雍正年间,清朝廉江唯一的进士黎正,在户部任职时奉旨巡查山东,不畏权贵,克服重重困难,严肃查处皇亲国戚腐败案件,最后巧借圣旨杖死国舅。

作为广州粤剧院帮扶剧目《户部黎公》,2016年参加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并成为2016年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2017年成为广东省唯一选送的晋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

晋京演出结束后,还召开了戏剧专家评议会,专家们对该剧的演出成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称赞该剧“非常有水准,体现了基层院团扎根基层,关注现实的创作特点。”

文化部艺术司吕育忠副司长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剧题材非常好,接地气,情节很新颖,很吸引人。演员表演很出彩,……整体感觉很好,达到省市院团的水准。主题弘扬正气,与当今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相契合,传递廉洁的正能量。”

中国戏剧界的六位教授专家认为“这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反腐剧,很有现实意义,整部戏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民间本色”;“这是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唯一反腐倡廉的剧作,源自对广东廉江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反腐倡廉的主题很切合当下的高度,很有意义,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要求”;“该剧表现了古往今来老百姓共同的追求--反腐倡廉,题材很接地气,落实当下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祝贺说:“这是一出反腐倡廉的好戏,演出非常精彩,希望广东的粤曲多多来北京演出,有机会也上央视的戏曲频道,为全国人民带来精彩的演唱。”

综合《湛江日报》、《湛江晚报》等媒体的报道和我们的亲身经历,我们认为廉江粤剧《户部黎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正所谓多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起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的体会是:

(一)切合当前的反腐倡廉政治形势,题材新颖,传递了正能量。各界普遍认为主题弘扬正气,与当今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相契合,传递廉洁的正能量。很有现实意义,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要求。而且又是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唯一反腐倡廉的剧作。该剧不仅表现了古往今来老百姓共同的追求--反腐倡廉,但又不是一般传统的人们所熟知的包公戏、海瑞剧,而是源自对广东廉江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题材非常好,情节很新颖。整部戏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民间本色。如果不是达到这个高度,就不会获得如此众多好评。

(二)《户部黎公》一剧在2016年得以参加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并被评为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今年又适逢其时,遇到2017年全国基层戏曲会演,因而再得机会晋京一展风采,受到良好赞誉。

(三)感谢广东省文化部门慧眼识珠,钟爱有加,对《户部黎公》一剧充满信心,在众多基层院团戏曲剧目中看好该剧,并成为广东省唯一选送参演剧目,没有竞争对手,因而荣誉不致旁落。

(四)有湛江市、廉江市委市府宣传、文化部门的积极领导,具体策划指导落实,把《户部黎公》创作作为创文的重要抓手,调动各方面力量,打造成为精品。

(五)起点高,标准高。《户部黎公》一开始就由广州粤剧院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编剧和执导,曾经聘请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梁耀安、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得主欧凯明、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梁淑卿加盟演出。梁耀安、欧凯明饰演黎正,梁淑卿饰演黎正夫人。在粤剧名家的示范带动下,廉江市新自力粤剧有限公司和廉江市剑清粤剧团的演员们认真勤奋排练,演技日益精湛,共同精心打造这台大戏,达到省市院团的水准。

(六)得到历史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撰写文章资料,为《户部黎公》成剧提供了一定的佐证材料。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历史学专家张荣芳教授专门撰写了《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文,考证了黎正进士的事迹,翔实而丰满了黎正进士的形象,为《户部黎公》作了宣传和铺垫。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的廉江市委宣传部林育春部长,正是该剧的总策划,不遗余力地审查修正,抓紧抓好。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江日亨老师也为黎正进士撰写了各种资料,并对《户部黎公》剧本提过细节事项,例如根据满汉不通婚,王妃国舅不宜用汉姓;注意清朝官制和称谓等等。

(七)最关键的一点是,上述种种,又都与廉江市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的锲而不舍,不懈努力,作出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为了缅怀黎氏先人的社会贡献,彰显黎正进士的历史功绩,弘扬廉江本土的人文精神,黎正进士的后人黎法钦、黎法玲、黎松荣、黎法龙、黎法栋诸弟兄于早年成立了廉江市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从事收集整理出版黎正进士的历史事迹、文物、诗词资料,保存和考证了大学士王安国为黎正进士撰写的《黎公墓志》墓碑,宣传了黎正进士的人品学问,争取恢复黎正进士赋闲回家的居所“宛在轩”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一条文字实物链,使黎正进士的光辉形象,跃然活现,成了廉江本地的丰富文化资源,引起了有关人士的重视和媒体的报道。由于该研究室提供了黎正进士高大丰满的艺术形象,进一步就有了把他的事迹搬上戏剧舞台的意念。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一班人两年多时间,自始至终积极艰辛细致工作,感动黎氏兄弟全力投入,不惜花费人力资金进行运作,聘请名家编写剧本,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协助等等,然后才有上述的后续事情发生。所以《户部黎公》的成功演出,有赖于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的呕心沥血,全力以赴,精心打造。

上述只是概括廉江粤剧《户部黎公》取得成功演出的多种因素。我们也知道该剧还存在有待提高的细节,我们一定进一步努力,精益求精,争取成为粤剧传统保留剧目,甚至移植到其他剧种,并在央视频道播出,让全国人民鉴赏。

《户部黎公》的成功,还带来了其他方面的积极意义:

(1)开拓了创文新内容。廉江市一直把《户部黎公》创作作为该市创文的重要抓手。林育春部长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通过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市民情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文明城市的发展。”

(2)《户部黎公》起到了活跃地方曲艺的作用。此次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对于展示基层院团继承发展戏曲艺术、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推动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户部黎公》是在本土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编演成为戏剧。从而启发人们积极挖掘自身题材的新思路。

(4)《户部黎公》采用“政府+民间”筹资模式、“国家剧团+民营剧团”排演模式、“精品版+普通版”运作模式、“大剧团+小剧团”帮扶模式。尤其一剧两版的新做法,打造成精品版和普通版,精品版用于各类文艺汇演;普通版主要面向广大农村市场,送戏下乡,体现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5)《户部黎公》是廉江市新自力粤剧有限公司(廉江粤剧团)和廉江市剑清粤剧团共同精心打造的一台大戏,体现了勇于改革创新,打破界限框框,走出了一条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通力合作繁荣地方戏曲的新途径。

江日亨老师为祝贺廉江粤剧《户部黎公》赴京会演成功,特赋七绝一首:

廉江粤剧北京红,《户部黎公》享誉隆。

反腐惩贪情节好,基层会演贺成功。

 

2017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