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汶塘黎氏-黎氏族谱

2019-05-31  栏目:黎氏动态

黎揭两氏一家亲

2017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户部黎正公的黎屋塘后裔应塘蓬鹿鸣村揭氏九世兄弟盛情邀请,诚心前往揭氏九世祖婆(黎正公孙女即黎道炳女儿)的坟墓(鹿鸣村)祭祖,并参观鹿鸣村的祠堂,黎揭两家是表亲关系。现提供揭氏族谱中的有关记载和其他有关资料录入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的网站,供两家后裔参考。

(一)黎揭结缘(根据揭氏表兄弟提供资料)

黎桢(正)是清朝进士,揭正瑛是当年廉江县参议院长,两人是知交挚友。

黎桢公有一个孙女,许配揭家。

揭正瑛是当年(清朝)廉江县府第二位人物。揭生六个儿子,镇、镗、锦、锠、鈖、锜等六兄弟,后人称为揭氏《六家》。

黎桢公孙女配揭正瑛第三子揭锦。门当户对,天定良缘。

当年结婚有记录。据揭氏祭文曰:“恭惟祖妣、懿德流微,少出名门望族,黎桢进士之家,长归安道书第礼庭,锦公作配。职捐八品,名耀千秋,莾袍物品,声振当时,与我祖考,共创宏业,亲生贵子三株,又育兰孙七树,惟训传家,扬名后世。”当年婚礼,台面数十张,步兵数十人,护送嫁妆。

黎老孺人是我九世祖妣,据调查了解为人处世事绩:1、“入六三日后,洗手作羹汤,先让小姑尝,侍奉翁姑祥。”2、诗礼传家,兴办学堂,儿孙侄辈,共教一堂。言传身教,谆谆教诲,儿孙侄辈永远难忘。3、济贫扶困,处世公平,不论亲疏,一视同仁。睦憐和族,调纷解难,公心处事,万众同钦。

在揭正瑛和在黎老孺人的诗礼传家,兴办学堂的哺育之下,成长人数,举不胜举,人才辈出:如揭如婆、江南大书柜揭东曦公之女,是原中央司法部长邹瑜母亲。揭三姑是原廉江市和湛江市长阮日生岳父,揭驹业家姐,是邹部长胞兄邹伦中央安全局书记夫人。

揭玉阶,追随孙中山先生,民国革命军族长。

揭王明(信衍),是孙中山先生亲封团长。

揭靓堂武秀才勇入虎穴,震摄虎了乸,强执虎子。

行泱公光道卯科副榜就职直棣州州判。

揭榜元,字镜蓉,清朝石邑一代文豪。

揭东曦(江南大收櫃)贡生孔夫子书及易经顺逆能背。

揭熊基(小书櫃)大书櫃儿子为族石邑望族名门相伯仲,皆由祖德宏深文人挻秀也。

揭揖臣,清朝秀才,廉江县参议。

揭甫业,国民大学毕业,中学老师。

揭绍业,雷州师范结业,廉江银河诗社冠军,吴川诗社冠军。

揭兰甫,樟山河桥施度部序,震惊石邑,文章非凡。

揭肇元,石邑大文豪,长山乡长,长山校长。

揭作明,廉江文秀,长山乡长。

揭骥业,黄浦军校毕业生,警卫营长。

揭春雨:清华大学毕业,留学英国博士,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揭秋明:清华大学毕业,留学美国,现在美国工作。

揭名业:海南大学毕业,现住加拿大、温哥华,湛江同乡会会长。

揭宽业:南方大学毕业,廉江教局督学。

揭晔:广州市地税局局长、广东省地税厅副厅长。

揭曦:湛江南方电网副经理。

揭林雄:中国武术学院毕业,中南五省武术比赛荣获南拳一等奖,剑术三等奖,棍术五等奖。

揭育青:国际水警一等奖。

揭新民:中山大学毕业,广东医学院教授。揭育畴:廉江妇幼医院书记、院长。

揭育俊:湛江幼师学校副校长。

揭英瑞:廉江市五中主任。

揭大业:塘蓬中学主任。

揭英拨:中国民营企业家,韶关市政协常委,韶关市工商联副会长、韶关市公检法特约监督员,中华揭猛研究会会长。

揭英辉,廉江政协常委,湛江鸿基医药公司经理,南宁房地产董事长经理。湛江政协委员,中华揭猛研究会副会长。

揭育棠,六十年代地质本科毕业,地质工程师、中学教师,中华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廉江诗社副秘书长,曾任银湖诗社诗联主评。

企业家揭育东、揭洋、揭涵、揭斌、揭虎、揭龙、揭育潜等。

(二)揭氏传记故事三则

①武秀才威摄老虎乸

揭觐堂,清光绪年间武秀才,排行第六,惯称他为“觐堂六爷”。六爷生性勇猛,体力过人,常舞弄一支十多斤重的三矢和一口几十斤重的大刀;打谷场上的“大石牛”,可提到膝盖上;还是一位专治铁打刀伤和骨折的名医。

六爷生长于廉江县塘蓬区鹿鸣坑村,村西北边有婆髻嶂,东北边有双峰嶂,山高林密,当年老虎较多,这一带村庄的人畜常遭虎害。一天下午,六爷正在家里擦拭刀矢,一农民气喘喘地走来说他在后山埇里整地,见到一只大老虎带着两只虎仔走来。犁耙都不要了,赶着牛跌跑回来……六爷听后,不慌不忙,背起大刀,抓着三矢,挑上鸡笼,按照农民所说的地点走去。走到山坳路口,便见到黄斑大虎带着虎仔已向山埇往回走。六爷从后尾跟上,到山窝里一个不深的石洞里,见是一只大母虎正蹲着给虎仔喂奶。六爷飞步靠近,右手抓紧大刀点着母虎的鼻子,左手用三矢把虎仔攫出来,但攫至洞口,母虎呲牙咧嘴,伸掌把虎仔抢回去。六爷再攫,并喝道:“我系武秀才,不要来,再来就死!”经过几次里紧张的攫来抢去,六爷终于把两只虎仔逮住了。与其说母老虎害怕“武秀才”这个名字,不如说被武秀才雪白的大刀所畏慑。六爷把一对胖乎乎的虎仔装上鸡笼后,仍用三矢挑着,大步地踏上回家的路。母虎则无可奈何,只好望山长啸。其时,觐堂六威慑老虎乸,“夹硬”抢走老虎仔的美谈,传闻遐尔。

黄埇  驹业作。录自《史海沟沉》,原载1990年6月16日《湛江日报》第四版。本文,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写成,另有一说觐堂公是与其胞弟梦飞公一起上山捉虎的。

②养公塘歼匪记

民国初年,盘踞在仙人嶂的温得一、邓德堂婆匪帮,经常到彩门山、那蒙等众多村庄进行打杀抢劫。

有一次,匪徒亚狗探知揭族长老要集中到始祖宗祠清算账目。匪首温德一第二天一早就带领一帮匪徒袭击祠堂,企图把全族长老都捉去“吊参”(即敲诈钱财)。匪徒们已冲入我宗祠,幸好族老们一举拥入宗祠后面的通风巷,族兵们持枪把守着两门,并开枪打死了一个冲到中厅的匪徒。顿时,祠堂内外喊杀声四起,我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救兵已到,温得一见势不妙,急忙撤退。此次,温德一一无所获,反而损失匪卒一员。他积愤在心,立意要报复揭姓,血洗那蒙,以雪心头之恨。

果然,一天又是天蒙蒙亮的时候,这帮匪徒杀气腾腾地窜进了那蒙村,大开杀戒,到处血迹斑斑,惨无人道。村上受枪伤的两人:一是衍隆(育双祖父),脚盘被亚狗开手枪打伤,逃到田背崇辉(又名八公)治疗;一是李生太婆(育邦的祖母)背部受枪伤,子弹穿腹而过,虽然当场不死,但残疾一生,被杀死的两人:衍昭(大六公)幼小的三子,被亚狗从其大姊的背上抢下来丢进门口塘活活浸死;衍培(即黄强五)的母亲听枪声一响,就躲在屋背上的沟坑里,被匪徒发现,一枪就把她打死了,从屋背滚下地面。

更为骇人听闻的是劏了两人:锦基的原妻林氏(石水口村人之女)和衍才晚公(达业的父亲)的儿子亚十。他两人不幸被匪徒搜到,用同一条绳索缚住,被拉到仙人嶂贼寨。两家人及时联系赎人,但温得一坚决拒绝。第二天就命令两个凶手,分别对两个狠下毒手,剥光衣服后,就一刀一刀地生割。割肉之痛,撕心裂肺,一少妇一男孩,嘶叫声、救命的呼喊声,震天撼地,惨绝人寰。但,呼天天不应,喊地地无声。揭家的两条可贵善良的生命,就这样活活地惨死在匪帮的屠刀下。家人、村人、族中父老乡亲个个义愤填膺,发誓要消灭温得一匪帮,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化悲痛为力量,族中的精英,主动联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秘密开会策划:布下天罗地网,只待温得一匪帮再犯那蒙,就坚决把他们彻底消灭。

多行不义,人神共怒。不久的一天,邓德堂婆又带领匪徒来犯,与往常一样,也是天蒙蒙亮就到了那蒙村。正在此时,横州坡村盛基(又叫亚德大伯,耀业的祖父)也是天蒙蒙亮就起身去园垌村买木桁,才走到不远的大山脚下,企石康王大帝公就降灵于他。他转身不顾一切地大声喊:“贼佬抢那蒙啰,贼佬抢那蒙啰,大家快去打贼呀!”他一边喊,一边飞快地冲上山顶,手还拿着一条带叶的村叶高举在头顶上挥动,不停地大喊着。四周村民闻声而动,一呼百应,各路人马统统按原计划行动。

那蒙村武装起来的人马,立刻封锁村北的路口,守住匪徒向村北的退路;企石的段兵就近冲养公垇、马昂头,守住匪徒向村南的退路;长田的段兵和鳌头岭的武装村民,迅猛冲过三星嶂,占据养公塘水口左边的高地,截断匪徒企图从养公塘的退路;横州坡及长山乡公所的武装人员,快马球加鞭飞速冲过青嶂顶,占据养公塘水口右边的高地,左右配合,堵死了匪徒指望从养公塘逃跑的退路。一时是,喊杀声、喊捉声,枪炮声震撼山谷。陷入重围的匪徒丧魂落魄,无路可逃,拼命寻觅隐蔽处迂迴逃窜。经过大半天的周折,到了下午才陆续逃集到养公塘水口下边的一个石崖下,企图负隅顽抗。旋即,各路武装人员也汇集到养公塘水口一带,把躲藏在岩石下的匪徒包围得水泄不通,并反复命令匪徒投降,但均被拒绝。于是,壮士们奋不顾身冲向敌群,鳌头岭村的衍伟不幸中弹牺牲;樟村山村的新基勇往直前,与敌人肉博,也壮烈牺牲;两位壮士的精神鼓舞了全体壮士的半志,于是又组织密集的火力反复冲击。匪徒们已疲惫不堪,又弹粮殆尽。数十位勇士一齐冲入敌群,用枪和刀把40多个匪徒全部歼灭在大石崖下。血债要用血来还,匪徒们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双手沾满揭家儿女鲜血的亚狗,由于他对那蒙的山情况熟悉,狡猾地逃脱了,到处逃窜。有一次在下江村的烟床上吸鸦片,被长田段兵林福标(磊叫锅钌,老屋地村人)巡见了,马上把他抱住,发动在场人一起把他捆住送长山乡公所。不多久,长山乡公所对他判罪,斩头示众,悬头于长山圩大榕村下,任人挞伐。那蒙的几个苦主,去长山取回其心肝,吊在门口塘一棵大肥猪木树上示众。段兵受业(那蒙村人,又叫水养三伯)割其肝切片,用瓦煎熟送酒,以解心头之恨。

匪首温得一没有参加最后一次抢劫那蒙的行动,逃脱了此次灭顶之灾。事后他及时逃到新加坡避难,消失在千失所指,万人唾骂的历史烟云中。

从此,残害揭族多年的匪患终于结束了,揭族儿女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③开勋公一棒退强盗

五世祖开勋公,南教堂村明末清初人。他颇具豪侠性格,其逸闻至今还在后世流传。

他身体魁伟,昂然九尺,武艺超群。爱读书,但看到明末政治腐败,知非毛锥子之所能为,便毅然弃读从军。大清一统,他旋里从耕,广置田园,勤劳耕种,闲时,每逢各圩的圩日,他还喜欢到圩上去看看。外出时,他常骑着一头大黄牛,手里拿着一根铁棍,那根铁棍被磨得油光铮亮。

有一天,他骑着大黄牛云赶石岭圩,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在一家饭店里聊了起来。他们一边吃一边聊,渐渐太阳快下山了,分手时,夜幕已将降临。勋公骑着他的大黄牛往家赶,走到沙耙埂路段,天已经全黑了。那段落,那时却是路隘林密之处,强盗多,过往行人常遇劫掠之事。勋公却却并不在意,只是骑牛悠然地走着。忽然,前面传来了拨动树叶的“洒……洒”的声音,接着传来一声恶狠狠的声间,喝道:“站住!”但没有见到人。勋公从牛背上跳下来,静静地观察着,抡起铁棒,只听“啪”的一声,铁棒打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那碗口粗的大树“唢啰”一声应声倒了下来。那几个躲在暗处的家伙,吓得一动也不敢动。片刻,他们象丢了魂似地撤腿就向后跑。勋公仍然静静地站着,约过了半分钟,什么动静也没有了,他跃上了牛背,又悠哉悠哉地骑着牛走上回家的路。

 

 

大塘尾  育棠

 

 

 

(三)摘自九世祖妣(黎和顺)黎老孺人祭文一节(注)

恭维

祖妣,懿德流微,少出名门大户,黎桢进士之家,长归安道书第礼庭揭锦作配,职捐八品,名耀千秋,莽袍八品,声振当时,与我祖考共创宏业,兴办教育,创建礼义学堂,亲生贵子三株,又育兰孙七树,惟训传家,扬名后世……等。后人有诗曰:

黎氏祖婆赞

黎氏名门倩凤凰,揭家婆祖展辉煌,

大兴教育光乡里,创办书香礼义堂,

代代英才人敬仰,房房豪杰众传扬,

和谐族党家声远,教育儿孙世泽长。

 

婚颂

今日姻缘赖众公,揭郞黎女结成双,

嫁妆礼品人钦敬,扶送士兵展大功,

八品莽袍光石邑,嘉宾大宴耀南空。

黎家揭府普天庆,夫妇双双拜祖宗。

 

注:前辈言传,揭锦父亲揭正瑛在石城县府工作,相当今天组织部长,黎桢公住在县府对面,常来县府玩,而黎桢公和揭正瑛是好友,在日久天长,揭锦和黎和顺也是好友,后经县府群公介绍之下结为良缘,在结婚时台面七十余张,步枪几十枝护送嫁妆,声振当时,名扬石邑。黎揭婚宴,超前截后,在黎氏祖婆哺育下已考(秀才)19名,而我揭族是石邑名门望族。

 

 

 

 

(三)揭育球诗词两首:

 

赞尊老外祖黎桢进士二首

 

一首

黎家教子有奇能,桢士高风胜史前,

进士芳名光史册,才华义德感群贤。

 

二首

清廉勤政为邦家,除暴安良举世夸,

忠孝两全人敬仰,高风亮节帝恩嘉。

(注:我九世祖婆是黎桢公孙女,我是她的第门代孙。)

 

 

 

愚外甥孙揭育球敬贺

201558

 

(五)黎揭表亲兄弟合影


(六)2017年10月1日粤剧《户部黎公》创始人在市博物馆前合影



右起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主任黎法钦、副主任黎法栋、黎法龙、黎法玲、黎松镛